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办学始于1953年,2003年由交通运输部直属的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武汉水运工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隶属于湖北省教育厅。2010年,教育厅、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签订协议,共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学校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6号,占地面积1003亩,建筑面积40.88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9.3亿元,教学设备1.746亿元,图书馆总面积0.63万平方米,图书总量达140.9万册,中外文数据库137个。学校现有在校生18000余人,教职工792人,其中专任教师730人。学校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荣誉称号6人、入选省级以上人才计划43人。
学校始终围绕交通运输行业办学,秉承“自强不息、明志高远”的校训,以“奋斗、开拓、执着、担当、包容、奉献”的“水韵”精神为引领,坚持“立足交通、面向湖北,服务需求、育训并举”的办学思路,践行“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根本,以质量求生存,以贡献求发展”办学理念,彰显“长江魂、水运根,胸怀天下交通人”办学特色,为国家交通事业和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十六万余名交通管理干部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形成了突出的行业职教办学优势,积淀了深厚的办学底蕴。
学校是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样板校、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国家首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国家首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单位、国家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优质省级基地;是湖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A类立项建设单位、湖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湖北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湖北物流职业教育品牌建设单位。学校是教育部、中央军委定向培养军士高校,军士生规模排名全国第3。
学校入选全国高职院校质量年报2022教师发展100强,2023人才培养50强、产教融合50强、服务贡献50强。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郝明金到学校指导工作,称赞学校“办得很好、很有特色,是真正的产教融合”。湖北省委常委宁咏对学校作出专门批示予以肯定。2023年,学校牵头科研项目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2024年,学校在高等学会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名列全国第23名,《厅局共建机制下产教融合赋能长江黄金水道航运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成功申报专业目录外新专业航天装备精密制造技术专业,填补了职业教育在航天装备领域的专业空白,并被中央电视台央视新闻、中国新闻专题报道,在全国形成广泛影响。立项教育部第一批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荣获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高职组特等奖,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中获二等奖。高质量承办2024中国航天大会产教融合与工匠型人才培养论坛,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联合成立“武汉中科航天产业学院”,在世界职业教育大会上展出合作成果,学生高娟与中远集团签约并参加集体签约仪式,向全世界展现了我校的办学成果。连续三年在省委组织部组织的“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中排名全省高职院校第一。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1项、银奖4项。2024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7.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96.91%。立项国家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入选全国、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各1个。学校团委获2024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学校获批成立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分站、湖北省科协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科协,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依托单位”。学校研发的智能水下机器人项目获“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特等奖、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多项全国性大奖,并实现成果转化投入生产。学校培训与社会服务到账经费逐年增长,2024年达3094余万元。学校是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建设基地,拥有15个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质,年均开展公益培训达5万余人日。学校学报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数据库全文收录,是“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编辑出版质量优秀科技期刊”。
开设44个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示范专业点1个、国家骨干专业7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35个,组建数智港航物流、无人机低空应用等高水平专业群。建有4个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全国唯一的教育部上汽通用项目ASEP示范教学中心。主持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1个,建有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4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5门,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
学校建有国家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牵头成立“湖北省航空航天行业”“长江经济带港航物流”“湖北省低空经济”产教融合共同体。与武昌船舶重工集团、凌云科技集团、华中科技园等30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年订单班培养人数超7000人。学校是教育部首批50所“经世国际学院”、中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一带一路”国家院校和企业交流协会中方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东盟交通职教联盟常务理事单位、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单位,先后与德国、马来西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办学。为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塞舌尔等国家开发职业标准、专业标准。
学校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完成章程修订、发布工作,规范开展规章制度清理工作,形成现行完整规章制度共287项,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以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为契机,建成法治文化长廊、法治书吧、模拟法庭,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开展全国教育系统“宪法晨读”湖北省分会场系列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完善治理体系。2024年,学校促成省教育厅与长航局续签第二轮“厅局共建”协议,顺利完成理事会换届工作,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充分发挥教代会、学代会民主管理、监督作用,不断健全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凝聚办学合力。学校获评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发展联盟2024年全国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典型院校。
2025年3月更新